8月30日下午六点左右,23岁的罗智勇正在乐山青衣江徐浩大桥下游几百米处上班做马鞍,当时突然就听到了河里有人在呼救。听到呼救声的罗智勇想也没想就放下手中的活赶紧冲向河边。结果在下水救人时与求救男子一同消失在水中。截至第二天早上八点,两人仍然杳无音信。
两人落水的区域(警方供图)
(相关资料图)
后来据罗智勇的一名工友说,“当我们拿着绳子出去的时候,罗智勇已经下水,水位在他的腰部位置。”由于傍晚,河风较大,扔了几次绳子后,始终无法准确扔到他的身边。此时,突然一股波浪,将两人越冲越远,慢慢的消失在河面中。
事情发生后,工友们立即拨打了119和110,并向附近农家乐的老板求救,从他们那里找来了一艘橡皮艇。不过由于天色已晚,当时的水势也比较湍急。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返回岸边。
对于罗智勇救人事件,广大网友纷纷留言希望两人能够平安归来。另外,对于见义勇为,我们也应该做到量力而为。
见义勇为还是要量力而行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舍己为人,见义勇为,临危不惧,是被人们称颂的美德。见义勇为也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应该值得大力提倡。如果明知见义勇为的结果会导致悲剧的发生,造成的损失比救人的影响还要大数倍,那这样的“见义勇为”仍需量力而行。
“见义勇为”应看清是什么“义”。社会倡导的是力所能及的见义勇为,鼓励的是有勇有谋的见义智为,而罗智勇式的义举,我们更应该反思,类似的事情近年时有发生,值得高兴的是,社会越来越形成共识:一些特殊人群在做好事的时候,必须考虑风险和自身能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能是伤害的延伸与扩张。勇敢需要智慧的引导,“救人有风险,出手需谨慎”,或许带有一丝功利的色彩,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也是对遇事需沉着冷静、见义智为的忠告。
多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也走入了一个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误区——重视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提倡褒扬,忽视对见义勇为者自身安全及权益的保护,缺少对不具备见义勇为能力者的制度规劝。
这让人想到了前阵子的新闻,8月1日,桂林全州县10多名中学生相约到河边游泳,不料发生意外:多人溺水,其中两人为救人不幸溺亡。可让人觉得寒心的是,被救者的家属却对死者及其家属不闻不问!此后,网传死者家属要求获救者赔偿100万元,获救者家属却说“谁让他们去救的”。
所以见义勇为还是应该掂量一下。见义勇为首先自己要有能力,盲目行动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以人为本的社会,就应该弘扬好人好事,同时真真切切珍爱每一个人,绝对不提倡一个人去做她未必能做到却可能有危险的事情。就好比说,一个完全不懂水性的人,只身下水去救一个被淹的人,这样不然会让救人的人受害,而且溺水的人也得不到成功获救的机会。虽然舍己救人值得称赞,但是还是要看清这个舍己能否让自己舍得值。也就是说,见义勇为者要量力而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为”,不具备“为”的能力、经验、条件时,强去“以卵击石”,是“蛮为”“愚为”。
“见义勇为”应树立什么“德”。见义勇为需要一定条件,并非人人皆宜。而见死不救,临阵脱逃,历来被人们所不耻。有人指出,这一社会问题,仅仅靠有限的法律责任是远远不够的,惟有施以全面的法律手段,方能惩治这种具有极大社会危害性质的冷漠和怠责行为。而大张旗鼓地提倡鼓励,甚至引导人们崇尚用一个个体的生命安全去换取另一个个体的生命安全,是一种看上去很美的残忍,与见义勇为的初衷背道而驰。在“以人为本”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现在,见义勇为的观念也需与时俱进适当调整,既要发扬优秀的传统精神,又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得体和人性化,这不仅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也体现了社会资源配置中的效率优先。见死不救为中华民族千年的道德文化所不容,更为正义者所不齿,被忽视的是量力而行的问题,如果能救人,又能全身而退,这值得大力泓扬。提倡量力而行见义勇为,与提倡见义智为、见义巧为一样,是现代文明对于传统道德的完善与“修正”,是道德理性的回归,是对生命的尊重。
社会舆论需要弘扬道德,鼓励见义勇为,但这种鼓励应该建立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如果见义勇为超出了当事人的能力范围,会给他带来生命危险,我们就不该给当事人强加这样的道德义务。道德并不一定要让人们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救人才是道德的行为,那么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将被标上“不道德”的标签。
野外游泳不仅需要娴熟的游泳技巧,更需要的是游泳的一些安全常识。
一、水中自救法
首先要保持镇静,看清方向,呼吸协调,保持体内最大肺活量。不可手脚乱蹬拼命挣扎,这样只能使体力过早耗尽、身体加速下沉。正确方法是:
1.立泳:踩水和韵律呼吸,最基本实用的自救方法。在水中溺水后第一反应就是踩水,从而得到休息并使自己镇静下来;
2.水母漂:有两种姿势,一种为双手下垂,另一种为双手抱膝,吸足气,全身放松,不做无畏动作,使背部露出水面如龟状,漂浮一段时间再抬头吸气,如此持续动作,可以在水面上漂浮以待救援;
3.仰漂:摒住呼吸,头向后仰,放松肢体,双手向两边摆成大字形。因为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摒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所以人体在水中经过一段下落后会自然上浮。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应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你的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可进行呼吸和呼救。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做到吸、摒、吐三个动作动作协调而缓慢,以防呛水。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4.水中浮具制作:当着衣掉入水中且离岸很远,应把衣服脱掉以便游泳。顺序:先作水母状、解开鞋带脱去鞋子、再脱去长裤、最后脱上衣。并把衣服捆扎结实做成浮具:长裤在水中浸湿,扎紧裤管充气后再扎紧裤腰。
5.利用漂浮物求生:水上漂浮物很多,如防水背包、密封袋、球类、防潮垫、充气枕、空水壶等都可以加以利用漂浮求生;
6.抽筋的自解:若游泳时发生抽筋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在浅水区或离岸较近时应立即上岸,擦干身体及时保暖;在深水区或离岸较远时,应一面呼救,一面采取解痉措施自救。
1)脚趾抽筋:将腿屈曲,向抽筋反方向用力将足趾反复拉开,扳直。
2)脚掌抽筋:迅速用手扳起脚尖,使足背屈,另一手用力按揉脚掌抽筋部位。
3)小腿抽筋:最常见,缓解方法也较多,这里介绍其中一种手法:先吸一口气,仰浮在水面上,用抽筋腿对侧之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并将其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另一手掌压在抽筋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促使抽筋缓解,也可以将足跟向前用力蹬直,同时用一手握住抽筋腿的拇趾并朝足背方向扳拉,另一手轻轻按揉抽筋的小腿肌肉。
4)大腿抽筋:仰卧并立即举起抽筋之腿,使其与身体成直角,然后双手抱住小腿,用力屈膝,使抽筋大腿贴在胸部,再以手按揉大腿抽筋处肌肉,并将腿慢慢向前伸直,抽筋即可缓解。
5)手掌抽筋:用一手掌将抽筋的手掌用力向下按压,并做振颤动作,直至缓解为止。
6)手指抽筋:将手指用力握成拳头,然后再用力将五指伸直,快速连续几次,直到缓解为止。
7)上臂抽筋:将抽筋手握拳,并尽量屈肘关节,然后用力伸直,反复数次,直到缓解。
8)腹肌抽筋:较少见,但危险性极大,应立即呼救,做收腹挺胸动作,并赶快上岸,并仰卧位,昼伸直躯干。
凡抽筋通过以上方法仍不能缓解者,应一面呼救,一面用健肢作打水动作游到岸边,上岸后及时擦干身体穿衣保暖再进行按摩处理。
当救助者出现时绝对不可惊慌失措地去抓抱救助者,注意呼吸配合,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作仰卧动作,让他带着你游上岸。否则非但自己不能获救,反而会连累救助者。
二、选择安全场所:
1.不可在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警示标志区域内游泳;
2.不可在航道、港区、急流区、礁岩区、码头旁及水草生长区域游泳;
3.游泳时遇大雷雨或地震时应立即上岸;
4.了解水温、海浪、风力、潮流等情况;
5.不明地形或水浅处均不宜跳水、不可贸然潜入深水;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1.热身运动:入水前应先做伸展热身操;
2.游泳中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且以最大肺活量吸气及吐气, 做到有节奏,不易多说话, 以防呛水;
3.养成睁眼游泳的习惯,戴泳镜,以免被撞或踢伤;
4.结伴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5.从事水上活动,除游泳外,均应穿着救生衣;
6.不可拿呼救的动作开玩笑;
7.离水后应立即擦干身体、保持体温;
8. 游泳前应仔细勘察水域,并用浮标划分深浅水及安全区域。
标签: